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
 
安徽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MENU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 >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特征研究
公司动态

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特征研究

发表时间:2025-09-10

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红外光谱(IR)与拉曼光谱(Raman)特征,与其分子内的官能团结构(如羟基、羧基、酯基、锑-氧键)及晶体中水分子的振动模式直接相关。通过解析两类光谱的特征峰,可明确其分子构型、化学键作用及晶体结构信息,为该化合物的定性鉴别、纯度分析及应用研究提供关键依据。

一、红外光谱(IR)特征:强极性官能团振动主导,特征峰集中且辨识度高

红外光谱主要反映分子中极性化学键(如O-HC=OC-OSb-O)的伸缩振动与弯曲振动,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IR特征峰集中于3500-3000cm⁻1(羟基区)、1750-1550cm⁻1(羧基/酯基区)、1300-1000cm⁻1(C-O伸缩区)及800-500cm⁻1(Sb-O键与骨架振动区),具体特征如下:

1. 羟基(O-H)与结晶水振动区(3500-3000 cm⁻1)

该区间为O-H键伸缩振动的典型区域,受分子间氢键作用影响,峰形宽且强,是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IR光谱的标志性特征之一。  

3400-3200cm⁻1处出现宽强吸收峰:对应分子中酒石酸结构的羟基(-OH)及半结晶水(0.5HO)的O-H伸缩振动。由于羟基与相邻氧原子形成强氢键,振动能量降低,峰形展宽;结晶水的O-H键因与晶格中其他原子(如K⁺、Sb3⁺)存在配位作用,其伸缩振动峰与羟基峰部分重叠,共同构成该宽峰,峰强随结晶水含量变化而改变(若结晶水流失,峰强会显著减弱)。  

1650-1600cm⁻1处出现弱吸收峰:对应结晶水的H-O-H弯曲振动,该峰强度较弱但位置固定,是判断化合物是否含结晶水的关键依据,可与无水酒石酸锑钾(无此峰)形成明确区分。

2. 羧基与酯基振动区(1750-1550 cm⁻1)

酒石酸锑钾分子中,酒石酸根以“羧基-酯基”混合形态存在(部分羧基与Sb3⁺配位形成酯键),该区间的吸收峰直接反映这一结构特征:  

1740-1720cm⁻1处出现中等强度吸收峰:对应酒石酸结构中未配位羧基(-COOH)的C=O伸缩振动。由于羧基与分子内羟基形成内氢键,C=O键力常数略有降低,峰位较游离羧基(约1760 cm⁻1)略向低波数偏移。  

1620-1580cm⁻1处出现弱吸收峰:对应羧基解离后形成的羧酸盐(-COO⁻)的不对称伸缩振动。因部分羧基与K⁺形成离子键,-COO⁻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强度较弱,但可证明分子内存在离子型羧基结构。

3. C-O伸缩与C-C骨架振动区(1300-1000 cm⁻1)

该区间为酒石酸碳链骨架(-C-C-)及羟基连接碳(-C-OH)的振动区,峰形密集且特征性强,是鉴别酒石酸类化合物的核心区域:  

1280-1250cm⁻1处出现强吸收峰:对应酒石酸结构中-C-OHC-O伸缩振动。由于羟基与Sb3⁺存在弱配位作用,C-O键极性增强,伸缩振动峰强度显著提升,成为该区间的强峰之一。  

1150-1120cm⁻1与1080-1050cm⁻1处出现两组中等强度峰:分别对应碳链骨架(-C-C-)的伸缩振动及酯基(-C-O-Sb-)的C-O伸缩振动。其中,1080-1050cm⁻1的峰是酒石酸根与Sb3⁺配位形成酯键的直接证据,峰位随配位强度变化略有偏移(配位越强,峰位向高波数移动)。

4. -氧键(Sb-O)与低频骨架振动区(800-500cm⁻1)

该区间的吸收峰由金属-氧键及分子骨架弯曲振动主导,是区分酒石酸锑钾与其他酒石酸盐(如酒石酸钾钠)的关键:  

720-680cm⁻1处出现中等强度吸收峰:对应Sb-O键的伸缩振动。Sb3⁺与酒石酸根的氧原子形成配位键(Sb-O),键能较低,伸缩振动峰位于低频区,且峰形尖锐(因Sb-O键振动受分子其他部分干扰较小),是酒石酸锑钾IR光谱的专属特征峰,无此峰可排除该化合物的存在。  

580-550cm⁻1处出现弱吸收峰:对应分子骨架的弯曲振动(如C-C-OO-C-O的弯曲),峰强较弱但位置固定,可作为辅助鉴别依据。

二、拉曼光谱特征:非极性键与金属配位键振动凸显,互补红外光谱信息

拉曼光谱主要反映分子中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学键(如C-CSb-O配位键)的振动及对称伸缩振动,与红外光谱形成“互补性”——红外中弱吸收的峰(如C-C伸缩)在拉曼中可能为强峰,而红外中强吸收的峰(如O-H伸缩)在拉曼中可能为弱峰,具体特征如下:

1. 碳链骨架与羟基相关振动区(3100-2800 cm⁻1与1500-1200 cm⁻1)

3050-2950cm⁻1处出现弱峰:对应酒石酸碳链上C-H键的伸缩振动(如-CH(OH)-中的C-H)。由于C-H键极性弱,红外中几乎无吸收,但拉曼中可观察到弱峰,峰位随碳链构型(如酒石酸的手性结构)略有差异,可辅助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。  

1450-1420cm⁻1处出现中等强度峰:对应C-H键的弯曲振动(如-CH(OH)-的剪式振动),峰形尖锐,与红外光谱中该区间的弱峰形成互补,可增强碳链结构分析的准确性。  

1350-1320cm⁻1处出现强峰:对应-C-OHC-O伸缩振动的对称模式。红外中该振动因极性较强表现为强峰,而拉曼中该峰强度中等,但峰位更精准(不受氢键干扰),可用于定量分析C-OH基团的含量。

2. 羧基/酯基对称振动区(1200-900cm⁻1)

拉曼光谱对对称振动更敏感,因此该区间可清晰反映羧酸盐与酯基的对称伸缩振动,补充红外光谱的信息缺口:  

1100-1080cm⁻1处出现强峰:对应羧酸盐(-COO⁻)的对称伸缩振动。红外中该振动因对称性高、偶极矩变化小而表现为弱峰,而拉曼中该峰强度显著提升,且峰位与-COO⁻的配位状态(与K⁺或Sb3⁺配位)相关——与Sb3⁺配位时,峰位向高波数偏移约10-15 cm⁻1,可用于判断羧基的配位对象。  

1020-990cm⁻1处出现中等强度峰:对应酯基(-C-O-Sb-)的C-O对称伸缩振动,与红外中1080-1050cm⁻1的不对称伸缩峰形成对应,二者峰位差(约30-50cm⁻1)可作为酯键稳定性的判断指标(峰位差越小,酯键越稳定)。

3. -氧键(Sb-O)与低频骨架振动区(800-200cm⁻1)

该区间是酒石酸锑钾拉曼光谱的核心特征区,金属-配位键的振动峰强且专属,是定性鉴别的关键:  

750-720cm⁻1处出现强尖锐峰:对应Sb-O配位键的对称伸缩振动。Sb3⁺与酒石酸根的氧原子形成四配位或六配位结构,Sb-O键的对称振动在拉曼中表现为强峰(红外中该振动峰强度中等),峰位随配位数变化而改变——四配位时峰位约750cm⁻1,六配位时约720cm⁻1,因此该峰可用于分析Sb3⁺的配位环境。  

450-400cm⁻1与350-300cm⁻1处出现两组弱峰:分别对应Sb-O键的弯曲振动及分子骨架的扭曲振动(如C-C-C的弯曲),这些低频峰对晶体结构变化敏感——若晶体因脱水或杂质掺入导致晶格畸变,峰位会向低波数偏移(约5-10cm⁻1),可用于判断化合物的晶体完整性及纯度。

三、红外与拉曼光谱的互补性及应用价值

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红外与拉曼光谱在特征峰上形成明确互补:红外光谱擅长识别强极性官能团(如O-HC=O),可快速判断羟基与结晶水的存在;拉曼光谱则在非极性键(如C-C)及金属配位键(Sb-O对称伸缩)的分析上更具优势,能精准反映Sb3⁺的配位环境与晶体结构。  

这种互补性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:例如,在医药领域可通过红外3400-3200cm⁻1峰判断结晶水含量,结合拉曼750-720cm⁻1峰验证Sb-O配位键的完整性,确保药品纯度;在化工合成中,可通过拉曼1100-1080cm⁻1峰监控羧基与Sb3⁺的配位反应进度,提升合成效率。

本文来源于安徽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anhuiaibo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