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包中添加酒石酸对面筋网络形成的作用
发表时间:2025-08-07面包制作中,酒石酸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酸(属于果酸类),其添加量虽通常较低(一般不超过面粉质量的0.1%-0.3%),但会通过影响面筋蛋白的结构、面团的 pH 值及酶活性等,对面筋网络的形成产生多方面作用,具体如下:
一、降低面团 pH 值,影响面筋蛋白的电荷状态
面筋蛋白(主要是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)的结构稳定性依赖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(如二硫键、氢键、疏水作用等),而这些作用受环境pH值影响显著:
酒石酸是酸性物质,添加后会降低面团的pH值(通常面团自然pH为6.0-6.5,添加后可能降至 5.0-5.8)。
当pH接近面筋蛋白的等电点(麦谷蛋白等电点约为6.5-7.0)时,其分子所带净电荷减少,疏水相互作用增强,有助于面筋蛋白的聚集和网络结构的初步形成。
但如果pH过低(如酒石酸添加过量),面筋蛋白会带上较多负电荷,分子间斥力增大,反而可能破坏网络结构的完整性,导致面团持气性下降。
二、抑制蛋白酶活性,保护面筋蛋白不被降解
面粉中天然存在蛋白酶(如半胱氨酸蛋白酶),其在面团调制和发酵过程中可能分解面筋蛋白,破坏网络结构。
酒石酸的酸性环境可抑制蛋白酶的活性(多数蛋白酶的适宜pH为中性或弱碱性),减少面筋蛋白的水解,从而维持网络结构的稳定性。
这种保护作用在发酵时间较长的面包制作中尤为明显,可避免因面筋过度降解导致的面团塌陷。
三、与金属离子螯合,间接影响面筋交联
面筋蛋白的网络结构形成依赖于二硫键的交联,而某些金属离子(如铜、铁等)可能通过催化氧化反应影响二硫键的形成或断裂。
酒石酸具有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,可与这些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络合物,减少其对面筋蛋白二硫键交联的干扰,间接促进面筋网络的有序形成。
四、对dough流变学特性的综合影响
从实际操作来看,酒石酸的添加会改变面团的流变特性:
低浓度时,由于上述对pH值和蛋白酶的调控作用,面团的延展性可能略有提升,面筋网络更均匀,有助于面包膨胀和形成细腻的内部结构。
高浓度时,过度酸化会导致面筋蛋白变性,面团弹性下降、发黏,面筋网络易断裂,反而影响面包的体积和质地。
酒石酸对面筋网络的作用是“双向调节”的,其核心机制通过改变面团pH值、抑制蛋白酶活性及螯合金属离子实现,最终效果取决于添加量:适量添加可促进面筋网络的稳定形成,过量则会破坏网络结构。在面包生产中,通常需结合面粉筋度、发酵工艺等因素调整其用量,以达到优化面包品质的目的。
本文来源于安徽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anhuiaibo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