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在造纸施胶中的增强效果与工艺优化
发表时间:2025-09-12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(化学分子式为 C₄H₄K₁O₇Sb・0.5H₂O)作为造纸工业中传统的施胶辅助剂,凭借其独特的化学性质,在提升纸张施胶效果、改善纸张物理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同时其应用工艺的优化直接影响施胶效率与生产成本。
一、在造纸施胶中的增强效果
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施胶增强作用,核心源于其与施胶剂(尤其是松香类施胶剂)的协同反应,以及对纤维界面结合状态的改善,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1. 提升施胶剂与纤维的结合效率
松香类施胶剂是造纸中常用的浆内施胶剂,但其自身亲水性较强,需借助 “施胶明矾”(如硫酸铝)与纤维结合。而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可与松香酸发生络合反应,形成更稳定的 “锑 - 松香酸络合物”—— 该络合物的疏水性显著高于传统 “铝 - 松香酸络合物”,且能更均匀地附着在纤维表面,减少施胶剂在浆料中的流失。同时,其分子结构中的锑离子可与纤维表面的羟基(-OH)形成配位键,进一步强化施胶剂与纤维的结合牢度,最终提升纸张的抗水性(如施胶度可提升 15%-30%,具体因纸张类型而异),避免纸张在接触水或潮湿环境时出现 “透湿”“起皱” 问题。
2. 改善纸张物理强度
除提升抗水性外,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还能间接增强纸张的物理强度。一方面,其络合反应产物可填充在纤维间隙中,相当于在纤维间形成 “物理桥接”,减少纤维间的空隙,提升纸张的紧度与平滑度;另一方面,锑离子的存在可促进纤维表面的氢键结合 —— 纤维表面的羟基与络合物中的氧原子形成额外氢键,增强纤维间的结合力,进而提升纸张的抗张强度、耐破度与耐折度,例如,在文化纸生产中,添加适量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后,纸张抗张强度可提升 8%-12%,耐折度提升 10%-15%,满足印刷、书写对纸张强度的要求。
3. 优化浆料留着率与匀度
造纸浆料中,细小纤维与填料的留着率直接影响纸张质量与生产成本。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在浆料中可通过电荷中和作用,降低细小纤维、填料的表面负电荷(纤维与填料通常带负电),使其更易与纤维结合并留着在纸页中,减少随白水流失的量 —— 实验表明,添加该助剂后,细小纤维留着率可提升 5%-8%,填料留着率提升 6%-10%。同时,留着率的提升可减少浆料在成型过程中的 “絮聚” 现象,使纤维与填料在纸页中分布更均匀,改善纸张的匀度,避免出现 “斑点”“透帘” 等质量缺陷。
二、在造纸施胶中的工艺优化
为充分发挥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施胶增强效果,需结合纸张类型、浆料特性与生产设备,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,核心包括以下四方面:
1. 助剂添加量的优化
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添加量需与施胶剂(如松香胶)、浆料种类相匹配,过量或不足均会影响施胶效果。若添加量不足,无法充分与松香酸络合,施胶剂流失率高,纸张抗水性差;若添加量过量,多余的锑离子会导致浆料 “过凝”,反而破坏纤维匀度,甚至增加白水浊度。实际生产中,需根据纸张目标施胶度(如文化纸施胶度通常要求 1.5-2.5mm)调整:对于松香胶添加量为 1.0%-1.5%(对绝干浆)的浆料,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适宜添加量通常为 0.1%-0.3%(对绝干浆)。例如,生产卫生纸(低施胶度需求)时,添加量可控制在 0.1%-0.15%;生产包装纸(高抗水需求)时,可提升至 0.2%-0.3%。
2. 添加工序与混合工艺的优化
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添加工序直接影响其与施胶剂、纤维的反应效率,需遵循 “先施胶剂、后助剂” 的原则:首先将松香胶(或其他施胶剂)与浆料充分混合(混合时间通常为 3-5min),确保施胶剂均匀分散在纤维表面;随后再加入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溶液,继续混合 2-3min,避免助剂与施胶剂未充分反应就随浆料成型。同时,混合过程的搅拌速度需控制在 200-300r/min—— 搅拌过慢会导致助剂分散不均,局部出现 “络合过量”;搅拌过快则可能破坏纤维结构,影响纸张强度。此外,助剂需先配制成 5%-10% 的水溶液再添加,避免固体颗粒直接加入导致局部浓度过高,影响施胶均匀性。
3. 浆料 pH 值的优化
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络合反应对浆料 pH 值敏感,适宜的反应 pH 范围为 4.0-5.5(弱酸性环境)。若 pH 值过高(>6.0),锑离子易与水中的氢氧根(OH⁻)结合生成氢氧化锑沉淀,失去与松香酸络合的能力;若 pH 值过低(<3.5),则会加速松香胶的水解,降低施胶剂活性,同时腐蚀设备。实际生产中,可通过添加硫酸铝(调节 pH 至 4.5-5.0)或少量氢氧化钠(微调 pH),将浆料 pH 稳定在合适的范围,例如,在阔叶木浆(初始 pH 约 6.5)中,需先加入 0.5%-1.0% 的硫酸铝调节 pH 至 5.0 左右,再添加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,确保络合反应高效进行。
4. 干燥工艺的优化
干燥过程是施胶剂与纤维结合的 “固化阶段”,温度与干燥速度的控制直接影响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的增强效果。若干燥温度过低(<80℃),络合物固化速度慢,施胶剂易在纸页中迁移,导致抗水性不均;若干燥温度过高(>120℃),则可能导致络合物分解,降低施胶剂与纤维的结合牢度。良好的干燥工艺需分阶段控制:第一阶段(预干燥)温度控制在 80-90℃,时间 10-15s,使纸页水分从 60%-70% 降至 30%-40%,初步固定络合物;第二阶段(主干燥)温度提升至 100-110℃,时间 20-25s,使水分降至 8%-10%,促进络合物与纤维的氢键结合;第三阶段(冷却定型)温度降至 50-60℃,避免纸页因温差过大出现收缩变形。此外,干燥过程中需保证热风均匀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纸张 “焦斑”,影响施胶质量。
三、应用注意事项与发展方向
在实际应用中,酒石酸锑钾半水合物需注意其安全性与环保性 —— 锑属于重金属,虽在造纸过程中大部分会随纸页固化,少量进入白水的锑需通过废水处理工艺(如化学沉淀法)去除,避免污染环境。未来,可通过与环保型施胶剂(如生物基松香胶)复配,进一步降低锑的用量,同时探索其与纳米助剂(如纳米二氧化硅)的协同作用,提升施胶增强效果的同时,实现造纸工艺的绿色化升级。
本文来源于安徽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anhuiaibo.com/